关于研究所

陆军:野生动物的“守护者”

时间:2019年09月18日 15:46 来源:  作者:

▲陆军(左)在野外调查勺嘴鹬
 
▲勺嘴鹬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根据鸟的活动和分布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迁徙路线的特点,使得病毒有了交流和交叉的机会。

      ■本报记者 韩天琪

      每年春夏之交及秋冬过渡之际,在青海湖广袤的湿地上,20余万只水鸟在此迁徙停留。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青海湖,我们既可以看到来自西伯利亚的鸟儿,也可以看见栖息在中国南方的鸟儿。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青海湖作为南来北往的驿站。

      这让青海湖成为研究候鸟迁徙的最佳空间节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鸟类环志站之一即建立在这里。这些水鸟不会知道,一群候鸟研究者正等候在此处,企图研究它们来自何处,去往何方。

      与鸟类的不解之缘

      1981年3月3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在北京签署。作为双边候鸟保护协定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鸟类环志机构的建设被提上日程。

      第二年,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在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成立。两年后,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陆军调入中国林业科学院鸟类环志中心,自此,开始了35年的候鸟环志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工作。

      “我们长期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应用工作。”现任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鸟类与湿地学科组首席专家的陆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他的工作团队关注三个方向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首先是鸟类环志。鸟类环志,简单说就是给鸟腿上戴一个金属环作为标记,放出去之后如果在其他地点发现该鸟,就可以获得其迁移路线和生物学特征等信息。“这是一个研究候鸟迁徙的传统方法。”陆军说。

      2006年以前,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鸟类环志工作的效率并不高。据陆军介绍,当时在某个地方放飞带有标记的鸟,等到下一次这只鸟在其他地方被发现时,才能了解其迁徙路径。“国际上鸟类环志工作的平均标准是万分之六的回收率,当时我们的回收率在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我国目前有40余个环志站(点),每到春秋两季定期开展鸟类环志工作。从1983年第一次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至今,我国已经环志的鸟类有840多种、370多万只。

      通过鸟类环志工作,陆军团队已经对国内候鸟的重要栖息地、集群地点,以及部分重要候鸟类群的迁移路线有所掌握。

      除了鸟类环志之外,陆军还关注濒危鸟类的保护,如朱鹮、白鹤、丹顶鹤、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

      从2002年起,陆军开始接手老虎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保护工作,其中主要关注华南虎的保护。

      为禽流感防控出谋划策

      2005年,我国暴发严重禽流感疫情。发生地点正好在陆军团队最先进行鸟类环志工作的青海湖地区。“当年疫情发生时,国内没有其他机构了解青海湖野生禽类到底从哪来、到哪去,以及它们的迁徙路线。”而陆军团队正好有相关信息,所以就进入到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工作当中。

      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副主任张国钢介绍,此前国家对于禽流感的监测只是在家禽家畜方面,野生禽类并不在这个范围内。青海湖暴发野生禽流感疫情后,当时的国家林业局意识到野生禽类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危害性也很大。

      “这一下就把我们做鸟类环志的领域拓展出去了。”陆军说,在此之前,其团队的工作仅仅是通过环志研究鸟类,此后开始对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提供支持。这首先体现在掌握野生鸟类监测的基础数据,包括鸟类分布地区、数量、迁徙路线等等。

      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陆军团队采用更先进的方法进行环志工作。比如以前只用金属环进行标记,在开始对疫源疫病进行监测之后,陆军团队针对受关注度比较高的候鸟,采用卫星追踪的办法来研究其迁徙路线。这应当是国内最早使用卫星追踪设备来研究候鸟迁徙的团队。

      “通过卫星追踪这一新方法,我们就可以很准确地掌握候鸟的迁徙过程、飞行路线、停留地点等,再结合疫源、疫病、疫情等的发生状况,就能够判断这些疫情的发生跟候鸟的迁徙是否有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疫情防控会产生什么影响。”陆军解释道。

      以前多采用病毒传播的角度开展鸟类疫源疫病的研究,“这种分子水平的研究,能揭示一个地点发生的疫情跟下一个地点之间的关联性,但无法揭示这种关联的形式和途径”。陆军团队进行相关研究时,将候鸟迁徙研究与病毒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这样候鸟迁移过程跟病毒传播扩散的过程就结合在一起了。

      以前国际学术界都有这样一个推测:禽流感病毒传播速度这么快,是不是与鸟类的迁徙有关?陆军团队的研究为此提供了相关证据: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根据鸟的活动和分布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迁徙路线的特点,使得病毒有了交流和交叉的机会。

      由此得出的疫病防控建议是,对禽流感的监测和防控,不能局限于某一点,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条迁移路线,要综合考虑迁徙鸟类的分布情况来进行监测防控。

      野化放归华南虎

      在陆军看来,华南虎的野化放归是其职业生涯中另一件值得被记录的事情。“这个项目在实施初期就完全超出了一般传统研究的认知范围。”

      华南虎作为我国唯一特有的虎亚种,目前在野外已经长期没有踪迹,专家认为它至少已经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从虎的进化和起源上看,它也是一个最古老的物种。无论是从我们的文化传统,还是少数民族图腾崇拜,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华南虎保护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如果能把华南虎保护起来,野外与之相关联的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得到有效保护。”

      从这个角度出发,陆军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华南虎的保护工作。当时野外已经没有华南虎的踪迹,全国的动物园大概还剩下七八十只被饲养的华南虎。“这种华南虎保护模式有很多风险。”陆军提示。

      其一,大型猫科动物长期笼养,对其种群的发展会有一定制约。其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虎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大致一样,一旦出现疾病或其他突发情况,种群面临的危险就非常大。

      “当时的国家林业局因此提出‘野化放归’的思路,想把动物园内的华南虎进行野化之后,再放归到它原来的栖息地去。”陆军解释,如果野外也有华南虎种群的话,对整个华南虎物种的保护就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在当时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想法。由于此前从来没有类似做法,国内并不具备野化大型猫科动物的经验、场地和设施,所以项目计划将华南虎送到南非进行野化训练。

      力排诸多争议后,从2003年到2007年,项目总共向南非送去了五只华南虎进行野化放归。

      “我们当时在南非选了一块地方,大概有330余平方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建了一个围栏。刚开始也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放养,投喂不同种类的死体猎物。一段时间之后将不同种类的活的猎物放到老虎的围栏中,训练老虎自己捕猎的技能。”陆军说,通过控制围栏大小、猎物种类、放置猎物的时间和数量等,让老虎逐步恢复野外捕猎技能。

      现在看来,这个策略是很成功的。“基本上老虎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都能恢复捕食本能,体型体况也明显比动物园饲养的老虎要好。”

      当初运往非洲的五只华南虎野化状况良好,目前已经繁殖出第三代,种群已有20余只。

      随着华南虎野化项目不断取得进展,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小,“野化放归”慢慢成为濒危物种保护的可行模式之一。

      为了接这些华南虎回国,项目也已经做好准备。福建梅花山、广东清远、湖北和江西的库区的华南虎放归场地也进行了准备。陆军期待着,16年前送往南非的华南虎及其后代尽快回到祖国。《中国科学报》 (2019-09-17 第7版 生态环境)